2011-08-19

(轉載) 文創新視界/人氣買氣 藝博會帶動經濟能量

鄭鈞元
一場藝博會的成功與否,是由許多條件所決定。硬體方面,包括場地的選擇(交通動線、挑高、建築、展場大小等)、展板的規格、地板的材質、燈光照明、色調、空調、網路通訊、餐飲區及VIP Lounge等等,層級差別很大。
軟體方面包括參展畫廊和藝術家的遴選,展出的風格和調性,展出作品的質量、售價、主題展區的策展,展位的規劃和動線的設計、作品的展示方式、物流和倉儲、展商服務、行銷公關、貴賓邀請等,在在影響一場藝博會水準。
當所有軟硬體條件加在一起,最後就形成一種整體的「感覺」。有經驗的觀眾一走進會場,馬上就可以「感覺」出這場藝博會的水平(事實上觀眾的水準,也是判斷一場藝博會水準高低的重要條件之一)。
質量貧乏的藝博會,讓人剛一進場就巴不得想要離開;內容豐富但策展不佳的藝博會,也會讓人在參觀時產生錯亂、迷惘的感覺,甚至出現「藝術疲勞」的現象。
考量上述種種軟硬體條件後,能決定一場藝博會是否成功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幾個指標,就是人氣、買氣以及參展者下一屆繼續參展的意願。這意願主要還是取決於人氣和買氣,部分取決於和主辦單位的關係、展位費的高低、展覽的日期及軟硬體的條件等。
藝博會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它扮演了一個藝術平台的角色。一場成功的藝博會,它產生的效果絕不只侷限在展覽的那幾天。藝術界的所有成員包括藝術家、美術館總監、策展人、學界、畫廊、交易商、經紀商、藝術顧問以及買家等,都會聚集在藝博會這樣的場合;他們可以在藝博會這個平台上觀察、評估、策劃、合作各種項目,進行交流。藉由藝博會這個平台的媒合,各種與藝術有關的學術和商業活動,全年地進入我們的社會和文化當中。套用藝術界人士常用的一句話:藝博會可以開啟、並能不斷地進行和社群的對話。
從商業來看,藝博會在藝術市場上所扮演的角色,更是無可替代。首先,藝博會對整體藝術界的發展,可以起一種帶頭的作用,因為它的集客力最強,能創造巨大的市場價值。這樣的市場價值,將會反饋回到新的藝術創作,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從藝術市場的參與者來看,藝博會同時扮演著畫廊、交易商、經紀商、美術館、策展人等多重角色,並且能滿足市場上各種客層的不同需求。理論上畫廊是初級市場價格的創造者,拍賣會則是反映次級市場上的群體對藝術品價格的認定,但藝博會因為參與者眾,導致交易情況變化多端,往往便兼具了初級與次級市場兩種角色。相對於拍賣市場中金字塔頂端的小眾,以及畫廊分散的客群,藝博會在反映市場和創造市場的能力上,可說是最具有代表性。
藝博會不但對整體藝術界的發展可以起帶頭作用,成功的藝博會更能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尤其對於旅遊觀光業、餐飲業、百貨業、金融業、公關媒體、金融業、以及房地產和裝潢設計業等,多能注入相當的活水。
以瑞士巴塞爾為例,這個只有10幾萬人口,位於瑞、德、法邊境的蕞爾小城,每年6月初在巴塞爾藝博會舉辦的時候,機場會有從世界各地飛來上百架的私人飛機;在幾天的展期裡,這個小城會湧入6萬多名來自各地,具有超高消費能力的愛藝人士,他們會對巴塞爾的經濟具重大貢獻。
有鑒於此,各地政府也多樂意協助推動藝博會的發展。以亞洲為例,韓國、香港及新加坡政府,都在積極地推動藝博會的發展;從稅務、海關進出口、物流、倉儲、場地、展覽專業從業人員等面向,提供完整的配套措施,藉以吸引展商參展;並企圖藉由舉辦具有影響力的藝博會,建構整體藝術市場的發展,將這些都市打造成為亞洲的藝術中心。
(作者是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執行總監,五之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