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景薰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景薰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12-18

藝術散步 - 景薰樓2011年秋拍預展 (台北)

只有魔女能讓我的腳踝想要動一動,她有車子、音樂,以及過人的藝術鑑賞和脾氣。

在富邦大樓辦的這場景薰樓2011秋季拍賣預展中,林風眠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仔細看了兩張圖,一張是漁獲,一張是仕女。我被 <漁獲> 這張的魚兒們給吸引了,跟魔女說甚至可以聞到海港特有的魚腥味道。而 <仕女> 令我停留許久。魔女認為仕女的圖和眼睛是吸引要素,我是注意到手。心想回家之後要好好找一下林風眠的資料,認識一下他。

周春芽的創作仍舊吸引了我,無論是素描或是96' 年的山水。一位電視界有名的王姓製作人也在周春芽和其他巴斯天的素描前駐足,他戴的是如春風般的微笑。Nice!

另外一位藝術家 徐文濤 的鏡面裸女圖也是很有趣,我記得我在看到浴缸的水珠跳躍閃光時,忍不住笑了一會兒,很開心。拉著魔女去看他的畫,又是一陣歡樂。我在這個冬天裡泡澡了好幾回,那畫中的水珠滴滴掛在裸女身上,勾起了我的身體觸感。妙!

洪瑞麟的水彩畫是那種從土地出發的寫實畫作。那可能也有人要說是寫意,因為畫家並非用完全寫實、具體描繪的方式創作,紀錄那根植土地的人事物景緻。但是,當面對某個主題,比方說故鄉情懷,以及持續創作相同主題,難道不是一種寫實的態度?比方說員工願意繼續在一家公司工作,面對自己,不也是一種認命地寫實和寫意?

咖啡館總是有很多有趣的對話,我最近去的咖啡館就有一句,「隨便說說而已」。
啊!果然是要點。這句話讓我了解,原來生命裡有些話和想法是這樣,隨便說說而已。只是這一點,我還練得不太好。出門時總要多帶一些面具和衛生紙/衛生棉也要,防止我因為不堪這種隨便,妝花了嚇人,血流多了嚇死狗。

大師 林風眠 經歷 過文革。2009 年有一篇報導將他以及他在杭州藝專的學生(朱德群吳冠中趙無極席德進趙春翔) 分別列了七人,並稱其為華人現代藝術先驅和最強門派掌門人。文革時,先生自己將畫作在共產黨面前撕毀,燒盡。我看到這段的時候心情相當平穩,想像的是一位作育英才和探索生命的藝術大師在面對那種強權蠻橫的時候,採取的作為,不是矯揉做作,而是一種清明,最快速度,了解某種大時代的態勢,以及生命的無常就是透過非正常方式來呈現。這又讓我想到蔣勳談到在美國遇到丁玲,丁玲被下放到農場養雞,他們還故意給她體格最弱的小雞,折磨一個文人。蔣勳聽了眼淚忍不住,丁玲倒是笑得開心,說偏偏那些小雞讓她給照顧得活起來,而且還長得特別地壯!

景薰樓展出的這張 <漁獲> 海味十足,多半是攤在地上等著估價售出的漁兒們把海風叫來的,而女孩們的眼睛和神態,清麗歡喜,但自然不是仕女圖中那坐在屋中的光景。

相信如果你仔細瞧瞧過,當女孩們走出戶外,自然就有其他味道了。


另外一位藝術家 : 馬白水也是引起我的興趣,拉著魔女去看的時候,一邊告訴她這馬先生很在意構圖,一邊又看著有位穿著皮衣的小姐在旁等著觀看。聽到她和魔女講了同樣的話「啊,已經去世了」。嘿啊。下次再來嘛!


後來到了寶勝畫廊X-Power Gallery,再瞧見由寶勝畫廊代理三位藝術家 Ling Ling, SinWay, Manihoo 共同創作的 寫意抽象作品 - 合氣一相,我跟魔女更開心了。看到青年畫家的大氣勢以及任運自如的技法,山水在那之間隨氣運轉,原是寫生寫實,竟自與岩石山澗互通聲息,彷如原本自然,原本自在!而這樣的大氣畫作又是來自三位青年藝術家,畫中那自在、自然的山水,當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魔女,先說好了,我要當 "水"!哈哈!

------
林風眠簡介 (網路資料)
linfengmian00_photo.jpg (13257 bytes)     林風眠終生致力于溶合中西繪畫傳統,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他原名林風鳴,後來改成風眠。生于1900年,卒于1991年8月18日。終年91歲。 他出生于廣東梅縣的一個小山村裡,祖父是石工,父親是畫師,父親最大的願望是兒子將來能超過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最後林風眠還是選擇了繪畫,最終成了一 代大師。 林風眠17歲赴法留學,進入當時法國最著名的哥羅孟畫室,曾以《摸索》和《生之慾望》兩件作品入選秋季沙龍。這種壯舉對一個留洋的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難得的 容譽。1925年林風眠回國,得蔡元培賞識,以25歲之齡,出任北平美術專科學校校長,可謂第二次壯舉。1927年林風眠又在杭州創辦國立藝術院(現中國 美術學院),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美術人才。解放後他定居上海,1977年移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舉行個人畫展,取得極大成功。又于1989年在台 北,1990年在北京舉行了兩次大型畫展,受到極大歡迎。

  林風眠是最早進行國畫改革的畫家之一,探索著將油畫與國畫的優點和美感結合起來。他的畫多用正方構圖,圖為題款。他愛戀著自然,生命,憧憬著和平與寧靜, 以仕女和風景畫居多。作品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具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孤寂之美。到了晚年,1989年林風眠在台北展示了一批如《屈原》, 《南天門》,《火燒赤壁》,《惡夢》,《痛苦》,《基督之死》等作品,一改往日和平優美而為激烈慘淡的畫面,墨線強勁而多斜勢,多折落,多擊撞,充滿不安 和張力。情感如狂風暴雨,激蕩,衝撞著胸中暴裂的火花。 著名畫家吳冠中借用京劇的腔來說明林風眠的藝術特色。他說,林風眠的腔是獨特而鮮明的,他寓圓于方。他基本採用方形畫面,追求最大的擴展與最嚴謹的緊縮, 在脹與縮的矛盾搏斗中構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裝仕女,修女,縮頸的烏鴉,貓頭鷹,蓮花,浮萍,團扇,檸檬,秋葉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譜入了林風眠的唱腔。 但他又不僅僅局限於圓,在使用圓這個盾牌的同時,不斷揮舞長矛,鋒利的葦葉,漂拂的柳絲,橫斜的枝葉,白鷺的腿,漁翁的竿……,形成既對照又和諧,統一在 一幅畫面之中。林風眠的這些特點對當代畫家有深遠的影響。